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1章 彻头彻尾的主和派(2/2)

相较于几十年来承担的各种苛捐杂税和高额田租,两成收获实在算不了什么。如果从此以后,都只交两成收获,再不用向官府交田租赋税,那真是做梦都要笑醒。

能不能永远这样,当然不能只靠护民军,因为护民军数量有限,仅有三万人,根本不足以击败强大的金军,所以建立分坛护卫队,为护民军储备兵源,也顺理成章,得以推行。

两个月间,丹水分坛便有社员三百户,护卫队员四百余人,这些队员不领口粮薪俸,忙时务农,闲时练兵,偶尔帮护民军出些力气。

护民社的迅猛发展让杨氏慌了神。

杨氏原以为家族势力庞大,又没了山中金军的威胁,他们就能称霸丹水流域,进可南下抢占河滩肥沃的熟地,退可进山自保,再不惧怕金军劫掠。

但明晃晃的事实告诉他们,他们想错了,河滩熟地不是他们的,他们便抢不去。不但抢不了新地,前两年依靠人多势众以及金军胡乱指定,而占据的原属其他姓氏的土地也得还回去。

之前散乱一团的外姓人,如今抱团成功,还有护民军做靠山,强大的杨氏反而沦为了弱势群体。

护民军虽然帮过杨氏,两家有交情,杨氏也有两人加入护民军,但在整体利益面前,他们还保不了杨氏的利益。况且,之前两家互为援手是交易,交易完成,恩情就薄了。

迫于现实的压力以及对危险的感知,杨氏迅速向护民社妥协,承诺虽然不加入护民社,但每家每户都会上缴两成收获!

护民社本意是想安定、团结丹水流域,而后向淅水发展,为护民军开辟一个稳定的后勤基地。

既然杨氏纳粮归附,便没有与他们纠缠的动机。

于是,薛宏代表护民社欣然接受杨氏,同时也跟他们“约法三章”:约定杨氏不得挑起争端、不得追索旧事、允许族中青壮加入护民军;护民社则要保证不插手杨氏宗法治理、不破坏其宗法独立性。

民间矛盾摩擦,若发生在护民社内,自有护民社协调,杨氏既不入社,又何苦劳心劳力?

护民社与杨氏和解,社员们之前失去的土地还得解决,但河滩肥地本就不多,千百年来早被开垦完了。

于是薛宏建议他们将目光放向下游河谷,护民军所在的地方正有大片肥沃的荒地,急需开垦。

薛宏代表护民社承诺,每人可开垦十亩地,不能男女老幼,哪怕是肚子里的婴儿都有份,并且护民社帮其搬家盖屋。

得此承诺,众多社员心动,因为河谷的土地可比中上游河滩地好多了,现在有护民军在,安全不成问题。

如此,护民社在丹水流域的问题基本解决,而后薛宏将发展重心迅速向淅水流域转移,誓为护民军扩大领地。

薛宏的工作成绩,刘安很满意,口头表扬多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