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2章打尽(2/2)

王世充的儿子和部将们集体栽在这样的天才手里,不亏天下第一强军

在李世勣同王世

充的手下们大打心理战的时候,李世民正在加紧锻造一柄利刃,这就是日后名震天下的玄甲军。

其实关于玄甲军具体出现的时间、部队的详细类别与规模以及这支传奇武装最后的走向等问题,一直是存有争议的。

这支天下第一强军似乎就如同他们身上所穿的皂衣玄甲一般,始终处于神秘的状态,长年默默待在历史舞台的幕后,只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才会突然闪现出来救场,但等危机消失,却又如闪电般撤离而去。

不过即便是闪电也总会在天际留下一道清晰的身影,而玄甲军也不例外,在这场争夺天下的重要战争中,史书上终究还是记录了有关它的只言片语。

比如司马光先生在他的《资治通鉴》中就认为玄甲军的正式成军,事实上就发生在李世民攻打东都的这段期间。而根据他的记录,玄甲军系由秦王李世民精选出的千余最精锐的骑兵战士组成,而这一千多人又被分为了左右两队,被分别交由秦琼、程咬金、尉迟恭和翟长孙四位大将率领。至于使用频率和效果,那是“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看这架势很有点近

代战争中的坦克集群推进的感觉。因而有人就此认定,所谓的玄甲军应该是一支完全意义上的重装骑兵部队。

对于这种说法,本人是比较认可的。别的不多说,就说那身黑甲,那色泽和质感就极符合重甲骑兵的厚重特色。不过,比较认可不等于完全认可,因为就我所能接触到的资料来看,玄甲军并不只有这么简单。

提到玄甲军的前身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大业十二年。当时还是隋朝山西河东慰抚大使的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就是那位被刘武周刺杀的老兄)正在边塞天天吹风,辛苦奋斗,当然这不是由于二位仁兄过于喜爱塞北的长河落日,以至于流连忘了返,而是因为他们的邻居突厥那段时间比较活跃,几乎是天天都要派骑兵来逛一圈,而且每次逛完之后,来去如风的突厥骑兵都不会沿途留下任何的果皮纸屑以及各处醒目的到此一游,看似很和谐很文明,只不过他们同时也不会沿途留下任何的财物、粮食,甚至是百姓。这就既不和谐也不文明了。

作为慰抚大使,面对这一现象,李渊自然有责任管一管,然而等到李渊出手时,他才发现,管不了。

通常状况下,隋

朝边境将领应对这种情况,都是派出边防大军在前线热热闹闹地搞上几次军事大游行,意在向那位不太老实的邻居传达这样的一个信号:虽然我们质量不及你们,但好歹人多,十个打一个是可以的。所以下会来前,请先考虑下成本问题。而一般见到隋军像这样有了动真格的意思,突厥那边也会多少收敛一点,毕竟没人敢担保自己不会在下一次出游中掉队落单。对于这一点突厥人都很有共识:被围殴的话,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惜的是,这一次李渊不能故技重施了。因为当年已经接近大业末年,正好赶上全国各地民军四起,到处都在打仗。所以李渊发现朝廷给他配备的这点兵根本不够继续搞游行,倒是整个仪仗队还差不多。很显然,突厥人是不会因你正步踢的好,胳膊伸的直就变得怕怕的。该来的还是会来,改抢的也还是要抢。而且事实证明,在硝烟四起的局面下,即使是李渊大使也不太好使,他几次向朝廷请兵增援,都没有得到回复,这位堂堂皇帝的大表哥算是被结结实实地晾在那里了。

其实就算有回复,我估计也是“朕知道了,兄弟你要想法儿挺住”这一类的安慰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