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把刘文静推向了鬼门关。
这句要命的话是这样的:“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确实在众人之上,但此人生性猜忌阴险,陛下如此待他,其盛怒之下难保不反。不如趁此机会下手除去。以免在这天下未定的时候让他成为我们的后患。”
个人认为,的确只有刘文静真正的朋友才能将刘文静的性格能力看得如此清楚明白,而又只有刘文静真正的敌人才能在几句话内将对手稳稳地陷于死地,不得逃生。
无论刘文静和裴寂在各自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如何定义对方的,但谁也不能不承认,他们彼此很可能是对对方最了解的人。
贞观三年(629),也即刘文静死后的第十年,在一年之中迭经免职、流放、平叛、回朝等大起大落的裴寂终于在返回长安的路上病逝。结束了自己坎坷但多彩的一生。
我不知道,在被流放静州的那段岁月里,看着城墙上燃起的烽火(当地当时有山羌叛乱),裴寂在这相似的深夜里是否曾忆及往昔,又是否在静静追悔感伤。
如果当时我们能不那么倔强,现在也可能不那么遗憾了吧。
年已六十的裴寂站在城墙上感叹起来。过耳的风里似乎又传来了刘文静那爽朗熟悉的笑声
刘武周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军队可以这么能打。因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刘武周的领土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不但占据了李渊同志的龙兴之地太原城,还顺便拿下了晋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浍州(今山西翼城)等重要城市。至此山西大部被刘武周同志收入囊中,唐朝只可怜兮兮地保留了晋西南靠近黄河东岸的一小块地盘。
其实丢了地盘不要紧,只要用人得力稳扎稳打,再翻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让李渊郁闷的地方却正在这里,因为李渊丢城丢的比较彻底,不仅城池本身丢了,连守城的人也跟着丢了。而且丢掉的还恰好是得力的人。
比如太原失陷,丢掉了卫尉少卿刘政会、并州总管府司马刘德威;又比如晋州城陷,又丢掉了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再加上之前因裴寂失误,被刘武周二度擒获的姜宝谊,可以说这一次李渊是将朝中比较有能力的几位大将都赔进去了。
好了,李渊先生,你要打起精神呀,乐观一点地看问题,毕竟那哥几个只是被俘,而不是被杀,人还在说不定能逃回来的。咱们可以吸取上次打薛仁杲的经验,再搞一次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主题联合大作战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