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2章故技重施(2/2)

第六个疑点:李世民的态度极其诡异。

李世民的性格非常耿直,如果属下被李渊冤枉或者针对,李世民一定会奋起反抗,刘文静就是个明证。不仅如此,秦王府的人也都是爆脾气,别说没犯错,就算是犯了错,也会在李渊面前瞎嚷嚷。后来,李渊无故批捕尉迟敬德,并将程咬金外放为官,都遭到了李世民的强烈抗议。可是这一次,李世民完全被李渊玩弄于股掌之间,为何连争辩的记录也没有?

事实的真相可能是这样的:

李建成并没有谋

反的意图,他让杨文干给他送士兵,只是为了拿到更多的军事筹码,在长安形成优势。至于给杨文干送甲胄,估计不是装备军队的甲胄。不可否认,尔朱焕、桥公山确实是受李建成的委托前往庆州,可秦王府早已经暗中收买了他们,他们走到半道,决定前往仁智宫告状,这才引起了李渊的怀疑。

至于宇文颖,他确实是李元吉的好朋友,这也是李渊信任他的原因。然而,当他到达庆州之后,杨文干便宣布造反,这其中有几个可能。

比如,宇文颖受李元吉的委托,想要吓唬杨文干,逼迫他造反。比如,宇文颖也被秦王府收买,在李世民的安排下说了谎,逼迫杨文干造反,后来被李世民单方面灭口。比如,杨文干心理素质不好,担心去仁智宫会被李渊弄死,因此铤而走险,起兵造反。总而言之,杨文干的起兵很仓促,连手下的小弟都不知道他到底要干嘛,这才自我解体,瞬间灰飞烟灭。

在这个政治风波中,李渊才是最后的赢家。渊哥的政治敏感度很高,他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件事情可能不会这么简单。

首先,渊哥没有着急给李建成戴上谋反的帽子,而是给了他辩

解的机会。

其次,渊哥派宇文颖出马,态度还是偏向了太子府。

再次,渊哥离开仁智宫避难,说是为了防备杨文干偷袭,又何尝不是防备秦王府的人?

最后,渊哥一直到最后关头,才决定启用李世民平叛,还说了一堆安抚李世民的理由和承诺,这说明他并不是太信任李世民。

仁智宫内,别看后宫娘娘团当了李建成的说客,真正对李渊有影响力的,其实是封德彝。这位老兄虽然是李渊的大臣,可是和李世民走的非常近乎,由他出面给李建成说话,确实很有说服力。

总而言之,李世民离开的10天时间,李渊通过自己的情报网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最终做出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决定。老兄弟谁也不敢再闹事儿。

惩罚李建成,是因为他和外臣有军事上的勾结。惩罚李世民,是因为他暗中收买太子府的人,诬告李建成谋反,差点酿成惊天大变。就这样,轰动一时的仁智宫事件暂时告一段落。没过几天,李渊也从仁智宫起驾回京。

遗憾的是,仁智宫事件只是两府之争的一个插曲,更像是投到静水深池中的一块石头,激起的余波久久不能平息……

突厥人前来助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格格党 . www.599d.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