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道狼烟再起
!
长安城内,李世民和十八学士共奏高山流水,自然是文坛雅事一件。令人沮丧的是,天下并未太平,人心并未完全归附啊!开设文学馆之前,也就是621年7月,河北就传来了噩耗:一个叫刘黑闼的同学横空出世,带着窦建德的兄弟们兴风作浪,将河北再一次卷入战乱之中。
刘黑闼,贝州漳南县人,和窦建德是正儿八经的老乡。据史料记载,刘黑闼的家很清贫,家徒四壁,衣食无周,毫无创业基础。更悲惨的是,刘黑闼就连混社会的
最后资本,才华和颜值也是一无是处,悲惨的日子一眼望不到尽头。
幸运的是,漳南县有个活菩萨窦建德!也许,窦建德不愿看到富饶的漳南县出现饿死人的恶性事件,因此经常给刘黑闼送点吃食,让他苟延残喘的活着。
邻里帮扶,相亲相爱的美德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隋炀帝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山东发生暴动,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
刘黑闼想了想,古话说宁在外面磨,不在家中坐,老家没啥可留恋的,还不如出去混日子呢!于是,刘黑闼投奔了起义军首领郝孝德,跟着他啸居山林,过了几年舒适的日子。后来,李密执掌瓦岗军,刘黑闼便改换门庭,因为他作战勇猛,砍了不少人头,被李密任命为军中偏将。
李密败亡之后,刘黑闼被王世充收编,担任军中骑将,镇守在河南新乡。有稳定的生活,却没发展前途,俗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据说,王世充很喜欢刘黑闼的骁勇,可刘黑闼呢,虽然是流氓地痞出身,却颇有见识,在他的眼里,王世充只能困守洛阳,等待别人来干他,这种接受冲击的姿势令他无所适从。因此没过多久,刘黑闼就逃回河北,投
奔了老乡窦建德!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窦建德大喜之下,封刘黑闼做了将军、汉东郡公,让他执掌兵权。自此以后,刘黑闼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势不可挡。
刘黑闼不仅骁勇善战,还擅长打探消息,每逢交战之前,窦建德都会派他去查探敌军的虚实,刘黑闼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每次回来都有意外的惊喜,是窦建德军中少有的常胜将军,俗称“福将”!
621年5月,窦建德兵败被擒,余部要么被李唐收编,要么就地解散。刘黑闼想了想,造反的高潮已经退去,再干下去也没啥前途,弄不好还要掉脑袋,于是干脆逃回老家漳南县,整日在地里瞎忙活。
621年7月,李渊弄死窦建德后,对散落在各地的窦部并不是很放心,于是下诏命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王小胡等人赶赴长安,至于干嘛,大家都懂的。范愿等人不是傻蛋,自然不会去长安朝圣,他们搞了一次小范围的聚会,商议了一下自保求生的策略,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反他娘的
造反是肯定的,问题是,谁来做老大啊?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集体惊呼:彼其娘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