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不得已,只能将始毕可汗的书信公之于众,说道:“大家听好了
啊,我身为大隋的臣子,应该遵守臣子的本分。所谓君辱臣死,我大兴义兵,本来是为了匡扶皇室,至于和突厥人联合,更是为了平息战火,可他们反而威胁我,让我做皇帝,我怎么能听他的话呢?我不干了……”
李渊说的理直气壮,大义凛然,甚至都有了生气的前兆,幕僚们都有点快要相信,李渊真的是要匡扶皇室了!
唐国公,果然是国之柱石,朝廷的栋梁啊!
当然,李渊的心腹幕僚们心知肚明,主子这是在做戏给人看呢,就和受禅之前,权臣必须要三辞三让,证明自己是个文化人一样的道理。
主公,好演技,为你点个赞!
戏飚完了,火候也差不多了,必须得有人站出来,赶紧为领导救场啊。
李渊最重要的两位谋臣,裴寂和刘文静,闻弦歌而知雅意。
刘文静,你职位低,你先上吧!
刘文静苦哈哈地劝道:“唐公啊,兴国寺的士兵们早就在私下议论了,说如果唐公不做皇帝的话,大家都不愿意跟随您了。”李渊内心洋洋得意,却板起脸来教训道:“你们都是大隋的臣子,如今却劝我谋朝篡位做天子,气节何在啊?”
一个怎么够,再来
一个,戏要演得逼真,戏要飚得恰到好处!
裴寂出马,直接放出了大招:“主公,倘若伊尹一心忠于夏桀,吕尚死命追随商纣,那里还有商汤和周武王的天下。为人臣子者,应该不拘小节,审时度势啊,如今咱们虽然不缺士兵,可缺战马啊,既然突厥人向咱们示好,咱应该立即行动,先找他们搞一批强壮的战马再说!”
这转移话题的能力,当真是一流中的一流!
裴寂说的都是事实,李渊可以不做皇帝,但是这帮兄弟跟着你,不是来喝米汤的,也不是为了捞点工资养活老婆孩子的,而是想跟着你干一番大事业,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啊。
不管是起兵造反,还是入京勤王,咱得把基本的装备搞到手吧。自古以来,中原就缺乏优质的战马,如今李渊的人数没有绝对的优势,如果再搞不到战马,起兵之后怎么玩儿,难道等着死翘翘吗?
裴寂的一番话,就像是重磅炸弹,立刻就在人群中引起了热议。
毕竟,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儿!
最终,大家得出的一致结论:战马,确实是个好东西!
好了,戏也做足了,台阶也给了,该造的舆论也都弄好了,咋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