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生怕被波及,或者溅了一声血。
眼瞧着康熙提着长剑,到了十四阿哥身旁。
就有一道藏蓝色的身影,挡在了十四阿哥身前。
“皇阿玛请息怒,十四弟还小,不懂事,说话不分轻重。”
四爷比十四阿哥年长,所以他本来就是跪在十四阿哥前头。
如今他撑开双臂,就将十四阿哥挡在身后。
加之他身躯伟岸,几乎将十四阿哥完全给遮住了。
方才他也看见了,皇阿玛手里的剑,笔直的剑身锋芒而锐利。
传闻此剑锋芒无比,刺击可透甲,横竖可伤人。
要是一刀下去,只怕是脑袋呱呱落地。
而他也知道,人在发怒的时候,是不讲道理的。
但过后,就会为愤怒时付出惨痛的代价。
四爷也能理解,康熙的所作所为。
今日若是不将这逆子的锋芒压下,此时将会闹得满城风雨。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皇帝,被儿子指着鼻子质问。
若是还不采取点行动,将来臣子们该如何看他,还会尊重他吗?
如果大清的朝臣,黎明百姓的人,都不会敬重他,那大清就如同一盘散沙。
别国的人听了后,就更加蠢+蠢欲+动,认为大清的皇帝好欺负,想要侵犯土地。
但是......他不信皇阿玛会真的要了十四的命。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阻止。
康熙站定在四爷跟前,一双眸子扫了眼后头的十四阿哥。
只轻轻一扫,那双老练的眸子里。
透着一种凛然的寒气和绝对权威的倨傲。
“很好,果然是好兄弟,和合起火来对抗朕,朕今儿便成全你们。”
自古以来,皇帝的权威,比什么都重要,是不容挑衅的。
古人常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就是指明,没有什么比得上皇威浩荡。
为了稳住权威,就是死多少人,流多少血,都不足惜。
只见康熙举起长剑,就要劈下,而不是所谓的横砍。
这要是落下,四爷整个人,恐怕都会劈成两半。
“皇阿玛息怒,息怒啊......”向来老实稳重的五爷,冲了出来。
这位向来不参与朝政,从不多言的五爷。
在这一刻,伸出双臂,紧紧揽住十四阿哥和四爷的肩膀,将他们两个护着。
见状,十三阿哥也跪行到康熙身旁,抱着康熙的腿。
“皇阿玛,求您饶了十四弟和四哥吧......”
由于五爷,为人忠厚老实,又从不参与争储。
加之又是太后膝下长大的,这让康熙不得不多掂量了几分。
他手中的剑,悬在了空中,迟迟没有落下。
看着一个个儿子,跪在他的面前,终是将剑从一旁放下,没有砍下去。
一双眸子里,居然闪过一抹异样的光芒。
就像是被怒意包围的人,想要打架,寻求突破点。
最后在旁人的劝阻下,逐渐冷静过来。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打架,总是会有拦架的人。
有时候并不是非要见血,要了人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