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156离开没多久,温度迅速升高,即使躲在帆布下,左重还是感觉自己在被一点点烤干。
“将军,喝点水吧。”后勤官送来水壶,又细心叮嘱:“您可以先用水湿润口腔,再慢慢咽下。”
左重点点头,拿过水壶却没有喝,而是捡起一个小石块放进嘴里。
感受着口中疯狂分泌的唾液,他将头巾解开罩住头部,躺在阴凉处尽量减少出汗。
后勤官见状转身就走,对方是沙漠行军的老手,根本不需要他来提醒。
微风卷起沙尘吹过营地,左重紧闭眼睛和嘴巴,尽量使用鼻子呼吸,以减少肺部水分蒸发。
时间一点点过去,附近突然传出异响,左重睁眼转头看去,一个年轻的英军士兵正在徒劳地摇晃水壶。
“士兵,你再怎么摇晃也没办法变出水来。”
他小声说了一句,指着对方的嘴巴:“将你的下嘴唇包住上嘴唇,用鼻子轻轻呼吸。”
英军士兵脸色一红,马上按照他说的试了试,口腔果然湿润了不少。
左重说完转过头继续休息,这是他去西北时,跟地下党老兵学的技巧(纪录片看到的,大家可以试试)。
为了躲避德国人和烈日,侦察人员在营地休息了整个白天,等到夜幕降临,队伍才重新出发。
就这样夜晚赶路,白天休息,左重等人行进了两天,于第三天凌晨赶到了托布鲁克东部三十公里的一个山谷附近。
托布鲁克港口是北非海岸线中少有的深水良港,可停泊大型船只,是德军地中海补给线的核心节点。
来自意大利、希腊的燃料、弹药、兵员,全部通过托布鲁克输送到阿拉曼前线,关键性不言而喻。
所以越是靠近托布鲁克,德军的巡逻就越发频繁,左重果断停止前进。
黎明时分,左重带人爬到制高点,举起蒙着细纱布的望远镜看向托布鲁克方向。
500码外,一条向西连接港口,向东延伸至阿拉曼前线的沙漠公路横亘在大漠中央。
看着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载具,左重轻声念出载具种类以及其它信息,负责配合的小特务掏出监视日志开始记录。
【日期:1942年xx月xx日】
【地点:xxx】
【晴朗,东南风3级,能见度5公里,地表温度38°C】
【发现运输车队,领头车辆为Sd.Kfz.234/2美洲豹装甲车,搭载50毫米长管主炮,车体编号WH-743,车顶有天线,疑似无线电指挥车】
【欧宝Blitz3.6-36型卡车6辆,帆布遮盖货厢,轮胎磨损严重,推测货物为弹药或燃油】
【Sd.Kfz.251半履带车2辆,配备MG34机枪,每车载8-10名步兵,佩戴非洲军团棕榈纹袖章】
【人员估算:卡车司机及押运兵约12人,步兵约20人,装备Kar98k步枪,无重武器】
记下了车队的相关情报,小特务笔尖一顿,又在后面加了两句。
【车队时速约25公里,未悬挂防空识别布,推测为夜间隐蔽行军后的日间补位】
【两辆卡车引擎盖敞开,可能有机械故障,但未停车维修,德军后勤压力显著】
身为情报人员,不止要记录看到的一切,还要对现有情报进行分析。
运输车队过去,紧随其后的是一支装甲部队,左重和小特务屏住呼吸,加快了通报和记录速度。
【三号战车3辆,装有短管50火炮,车体涂装沙黄条纹迷彩,编号分别为R-02、R-05、R-11,推测隶属于第21装甲师】
【四号战车2辆,长管75火炮型,编号S-33、S-37,炮塔侧板焊接附加装甲,6磅炮或许无法击穿】
【88Fk36高射炮一门,由半履带车拖拽,未展开战斗状态】
备注:【四号战车炮管清洁布未拆除,近期应无交战计划】
接下来的三天,国府和英国侦察人员轮流监视公路,初步摸清了德军的投送能力和频率。
第四天深夜,侦察人员从山谷撤退,沿着公路跟踪德国人,查找更多补给线路。
于是,监视日志上又多了几条记录。
【坐标XXX,目标路段:砾石硬质公路,两侧有风化岩丘,德军在此设立临时路标—油桶涂白漆箭头】
【24号公路东侧1.2公里处干涸河道,地下弹药库一座,入口宽3米,帆布遮盖】
【油料临时储存点,200升油桶300桶,露天堆放,无防火措施,哨兵两名,空袭优先级A】
左重等人侦察德军燃油、弹药补给路线的时候,归有光和邬春阳也在行动。
他们两人伪装成土著,带队成功摸进了德军防区,试图找出通过【魔鬼花园】的办法。